職工風采
王飛,男,漢族,中共黨員,2009年參加工作,現任文家坡礦總工程師。
一份敬意、一份執著、一份責任,他先后在煤礦地測防治水、沖擊地壓防治、“一通三防”等災害防治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上恪盡職守,知責于心,履責于行,用青春奉獻著光和熱。先后榮獲陜西省“五一勞動獎章”、陜西省“勞動模范”、2023年度全國煤炭行業“技能大師”稱號。
賦能成長,蓄勢前行。彬長礦區地質條件復雜,剛參加工作時,王飛深感自己在技術管理層面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,遇到不懂的問題,他就主動請教經驗豐富的師傅,并將處理問題的思路詳細記錄在筆記本上。在業務技能的提升上,他不斷鞭策自己,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各項技術培訓及與科研院所的交流活動,不斷提升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水平,堅持閱讀科技文獻,撰寫科技論文,堅持深入井下現場發現、分析、解決問題,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,他逐步成長為精于專業與管理的復合型人才。同時,他堅持通過黨委中心組學習、“學習強國”學習平臺、共產黨員網等積極主動學習新思想、新理論,不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。
勤耕不輟,技藝育人。他時常對技術員講: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干技術員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,要能給職工講明白如何安全高效的干活,平時多下井去看,不懂就問……”。在李家溝井底繞道與進風立井貫通前聯系測量階段,他帶領隊伍嚴格把控安全技術措施落實,正規作業循環和巷道中、腰線管理。在測量過程中,指導技術人員對測量數據一次一次的核對、驗證、進行數據計算,確保進風立井馬頭門施工方位角、陀螺方位角、井筒標高等數據準確無誤,為李家溝井底繞道與進風立井貫通提供精確數據保障。近年來,他全身心投入煤礦事業,負責礦井大型地質構造探測方案的設計與實施、井下防治水工程設計及現場施工、礦井沖擊地壓防治、“一通三防”災害治理等各項工作,為災害防治體系建設、采掘設計調整、安全措施制定、系統調整以及安全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持。
在確保日常工作有效運轉的同時,他主動肩負起良好經驗技術傳承的重任。針對各專業技術、裝備、管理等實際問題和技術難題,他邀請廠家現場授課、舉辦技術分析會診、開展技術規程評比等,不斷促進技術人員提升專業實戰能力,累計培養技師3名,高級工24名,其中1人獲得第十五屆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礦山測量工二等獎。
匠心引路,精業篤行。在他看來,學習和創新沒有“完成時”,只有“進行時”,針對礦井復雜多變的地質條件,他勤于思考、總結,并積極投身到科技創新的實踐中去。他先后獲得科研成果獎9項,其中《一種具有倒鉤筒體的塑料管打撈裝置》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布的實用新型專利;發表15篇專業技術論文,獲獎6篇。他積極推行高工師帶徒、技術員輪崗交流、定向培養等機制,通過項目研究促進專業技術人才培養,累計培養中級工程師6名,高級工程師7名。
不忘初心行致遠,不負歲月勇作為。一路走來,他有辛勤的付出,更有可喜的回報,榮譽承載著過去,也促使著他不斷向前。他將以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多是橫戈馬上行”的奮斗精神,繼續發光發熱,為礦井發展注入新的活力。(馬旭東)
編輯:達文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