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文化
今年以來,胡家河礦以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為目標,始終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,持續創新工作載體、拓寬實踐路徑,礦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,職工精神風貌昂揚向上,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壯美畫卷在百里礦區徐徐鋪展。
從“綠色答卷”到“生態畫卷”
該礦以“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”為導向,穩步推進“美麗礦區”建設,上下群策群力,以系統性思維統籌礦井發展與生態保護,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質效。大力推廣環保節能領域的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設備、新材料,實施綠色照明改造、供水供暖系統優化等節能工程,讓節能降耗成為礦區發展的新動能。深入推進綠化工程,綠化面積千余平方米,栽種楊樹、國槐、銀杏等樹木500余株,達到了種類豐富、應綠盡綠的效果。配備專業道路清掃車、灑水車等環保設備,每日定時開展精細化清掃作業,為職工打造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。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,積極組織引導干部職工開展集體植樹、“厲行節約,反對浪費”專項行動、青年志愿服務等“綠色行動”,激發全員參與綠色礦山建設的積極性,全力打造“花常開、樹常綠、水常清”的綠色礦山。
漫步在礦區,天更藍了、路更寬了、樓更靚了、景更美了……這些美好的景象已然成為職工幸福生活的生動寫照。
從“任務清單”到“幸福賬單”
智能充電樁擴容、員工健康在線監測優化、礦區“一臉通”升級……該礦始終秉持“以職工為中心”的發展理念,精準聚焦干部職工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,通過精準靶向施策、精細入微管理、精品優質服務,將一系列民生保障任務高效迅速地轉化為可切實感知、深度受益的幸福成果,切實顯著增強干部職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。
面對持續攀升的高溫天氣,該礦扎實開展“夏日送清涼”活動,為奮戰在一線職工送去15680斤甘甜西瓜,這份清涼關懷為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筑牢堅實防線。扎實推進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完成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樁擴容工程,高標準修繕改造80余間職工宿舍,并精心配備衣帽整理鏡、大功率膠靴烘干設備等生活設施。同時,建立健全“春送關懷、夏送清涼、金秋助學、冬送溫暖”四季關愛長效機制,通過一系列制度化、常態化、規范化的民生舉措,全方位提升職工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從“安全叮囑”到“親情服務”
該礦創新構建“親情化、人性化、專業化”三位一體的安全管理模式,以溫暖真摯的親情服務為情感紐帶,以潤物無聲的親情感化為教育載體,全力譜寫安全發展的奮進樂章。女工、家屬協管員深入基層一線,常態化開展“親情助安”活動,為職工送上融合安全文化、親情話語、愛心服務的“安全文化盛宴”。同步開展“安全知識有獎競答”等活動,以寓教于樂、以賽促學的方式,檢驗職工對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的掌握程度,激發職工學習熱情,提升全員安全素養與崗位操作技能,為礦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奠定堅實基礎。
隨著安全宣傳教育、安全文化演出、安全知識競答、安全親情服務等活動的深入開展,安全發展理念在親情感化下深入人心,化作職工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。如今,遵章守紀、規范操作已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,為礦井發展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。
征程萬里風正勁,文明創建永不止。該礦將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內涵,系統全面地優化文明創建工作體系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使命擔當,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強勁、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。(田磊)
編輯:達文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