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文化
千尺井下,安全絕非紙上談兵,更非一人之責。它凝結于礦燈的微光,銘刻于每一次謹慎的呼吸,承載著礦工兄弟的生命所系、萬家燈火的團圓期盼。安全之基不牢,縱有金山亦是泡影;應急之智不備,萬全系統亦如危卵。“人人講安全,個個會應急”——不能僅僅是一句口號,它必須融入血脈,化為本能,成為黑暗巷道中最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!
以敬畏為盾,查找安全隱患。礦山安全,首在敬畏無形之險。常言道:“安全不是突擊的功課,而是日復一日的修行。”瓦斯如幽靈潛伏,水患似猛虎在側,頂板懸于頭頂,粉塵彌漫四周……危險從不缺席,缺少的是對它刻骨的認知與永恒的警惕。防患于未然,絕非怯懦畏縮,而是礦山人最深沉的大智與大勇。每一次入井前對規程的默念,每一次對隱患的細致排查,每一次對應急預案的推演與熟記,都是對自身生命的莊嚴承諾,對并肩作戰兄弟的無聲守護,更是對井口外殷切目光的深情回應。安全規程是血淚凝結的箴言,遵守它,就是守護生命不滅的希望之光。
以技能為刃,鍛造應急利劍。礦山應急,遠非僅掌握幾項技術那么簡單,它更是在災變突臨、地動山搖之際,一種源于千錘百煉的處變不驚,一種根植于專業素養的冷靜決斷。面對爆炸的轟鳴、塌方的煙塵、透水的寒流或烈焰的吞噬,是手足無措還是科學自救互救?是盲目奔命還是有序撤離?答案,深藏在日常嚴苛的訓練與萬全的準備之中。作為守護生命的最后屏障,我們深知:熟練掌握心肺復蘇、精準操作呼吸器與救援裝備、爛熟于心的避災路線與生存空間、具備創傷止血包扎與骨折固定的能力……這些不應僅是救護尖兵的專業知識,更應是每一位深入地層勇士的“生命必修課”。因為,在生死一線的井下戰場,生機往往轉瞬即逝,唯有技藝精湛、準備周全、頭腦冷靜者,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。
以同心為基,共筑生命長城。礦山安全,從來不是孤膽英雄的獨舞,它需要每一位成員的覺醒、參與與擔當。一名礦工恪守安全,是職業的本分;一個班組共筑安全,是團隊的靈魂;當整個礦山,從決策者到操作者,都將安全奉為至高信仰,將應急能力視作生存必備時,事故的陰霾才能真正遠離我們的巷道。公共安全依賴每個人的“火眼金睛”洞察隱患,需要每個人的“安全哨音”及時長鳴;應急響應更仰仗于每個人扎實的功底、臨危不亂的定力以及在危難時刻毫不猶豫的協作與互救。只有“人人講安全,個個會應急”,方能織就礦山牢不可破的生命之網,鑄就守護希望的鋼鐵長城。救護隊是沖鋒的利劍,而安全的長城,需要所有礦山兒女用責任共同澆筑。
以恒習為徑,淬煉安全本能。安全意識的根植與應急本領的錘煉,絕非一日之功。它需要常態化的警醒、反復的操演與點滴的積累。每一次安全學習的專注,每一條避災路線的銘記,每一件應急裝備的熟練運用,每一場實戰演練的全情投入……這些看似微末的舉動,都是對生命的至高敬畏,對工友手足的深情厚誼,對礦山家園最堅定的守護。小到規范佩戴礦燈自救器、按章操作設備,大到積極參與全礦綜合應急演練,唯有日積月累,方能將安全的基石夯得堅如磐石。
當然,強調安全絕非讓礦工在井下如履薄冰。真正懂安全、技能精熟的人,更能從容、自信地駕馭生產。因為唯有將風險牢牢鎖進制度的牢籠,才能讓開采的價值與生活的幸福升騰至最高。礦山偉業,價值誠可貴,然生命至高無上;萬事或有商量余地,唯安全絕不能退讓半步!
地心無常,風險恒在。我們無法預知每一次地殼的悸動,但可以時刻緊繃安全之弦,練就鋼筋鐵骨,在心頭點亮應急的明燈;我們無法杜絕所有潛藏的危機,但能憑借充分的預案、過硬的本領,在災難降臨時凝聚起力挽狂瀾的底氣。讓“人人講安全,個個會應急”成為礦山最嘹亮的號角、最堅定的共識、最自然的呼吸。這,是彬長救援中心浸透汗水的誓言,更是全體礦山人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永不褪色的承諾!(救援中心 孟梟)
編輯:達文娟